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文章详情
关于对政协三门峡市八届三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卫彦奇、杨海英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保证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您们提出的科学设计、系统推进、综合施策等建议,切中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关键问题,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制度保障,筑牢政策根基
为切实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要求,我市于2025年3月出台了《三门峡市学校体育工作兜底保障十条措施》,明确将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与学校年度考核,建立“一把手”负责制,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日开设1节体育课,通过“一节体育课+两个大课间(各≥30分钟)+课后服务体育活动”模式,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达2小时,并要求体育教师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构建家校共育体系。
二、聚焦科学实施,优化资源配置
(一)创新课程与场地建设
严格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打造“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有评价”的“四有”体育课堂,帮助学生掌握1 - 2项运动技能。同时,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改造微运动场,科学分区活动场地,按国家标准配齐体育器材,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资源,提升场地利用率与教学实效性。
(二)构建全员竞赛体系
建立“班级—年级—校级—县区—市级”五级体育竞赛网络,要求学校每学期举办1次全员运动会或体育节,开展田径、球类、武术等多元化赛事;各县区每年举办≥2项单项赛事,市级每3年举办1次阳光体育运动会,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深化系统推进,提升体育实效
(一)实施精准帮扶与特色发展
通过建立“体弱学生档案”,为特异体质学生定制个性化锻炼计划;推动学校开发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格局,每周安排专项训练课时,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二)加强师资与安全保障
多渠道充实体育师资,加大教师招聘力度,鼓励聘用退役运动员,支持非体育教师培训转岗,并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机构。同时,强化体育安全教育,配备AED除颤仪,普及心肺复苏课程,为大型赛事购买保险,筑牢安全防线。
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落实到位
我们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专项抽查清单,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与执法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体育课开设、两小时活动落实、器材配备等情况。检查结果及时公开,与学校考核挂钩,并通过公布举报渠道(电话:0398 - 2816652),强化社会监督,形成监管闭环,保障学校体育工作落地见效。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以《十条措施》为抓手,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恳请您们继续关心支持我市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