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文章详情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全兴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AI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三门峡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建议中深入分析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三门峡市的现状与不足,并从课程体系、师资培养、资源共享、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们推动三门峡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一、关于“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为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科普教育提供基础资源、确立标准方向”的建议
河南省教育厅已于2023年发布《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和统筹协同的基本原则,探索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规划、标准规范和推进路径。此外,河南省还发布了《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人才培训体系、课程体系和高标准学科平台,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布局。在基础资源方面,河南省将建设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汇集优质教学案例、讲义素材、施教方法等教学知识,开发智能备课、课件生成、课程分析等功能,提升教育效率和个性化学习体验。三门峡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政策,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2024年9月,三门峡市教育局联合科大讯飞举办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训会,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今后,三门峡市将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国家、省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模型库、工具集等资源,提炼各学段内容特点和要求,总结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提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南。
二、关于“将人工智能纳入到我市中小学课堂”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许多中小学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路径,逐步引入相关课程和活动。开设了编程、机器人、3D打印等课程,部分学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创客空间,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提供学生进行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的学习环境。卢氏县成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灵宝市一小等7所学校成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2024年我市有14所学校申报了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渑池县曹端小学、灵宝市第三小学、湖滨区滨河小学等学校上半年在各项赛事中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成功入选北京师范大学“AI+循证教研赋能‘双新’落地”联盟单位,通过与“AI大先生”平台合作,实现精准教学和评价,提升教育质量。
在河南省第二十五届河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选拔赛,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第三届三门峡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赛事中,我市选手共获得一等奖56名,二等奖88名,三等奖112名。陕州区神力路小学、卢氏县东城学校的杨芮霖、王博,2名同学喜获AR视界算法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2024年12月28日,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了三门峡市第一届人工智能大赛,有65所学校的102支队伍718多学生报名参赛。
由于受资金、师资等条件限制,目前我们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只有部分学校通过社团、竞赛等形式使人工智能作为“课外兴趣课”出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大部分中小学生不了解或者只能在表面上了解一些概念或应用情况,难以对人工智能建立起立体化、全方位的认知。三门峡市教育局也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2024年,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条件下,拿出10万元支持直属属4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开展,今年计划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多的学校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市将尽快实现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程全学段开设。
三、关于“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结合,为学校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合作‘牵线搭桥’”的建议
我们一直鼓励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结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与中小学的合作。我们已经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的15人专家团队已经在三门峡市第一届人工智能大赛上成为专业裁判,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专门的师训基地,开展合作项目,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灵宝市教体局和灵宝新华书店合作,在灵宝市川口乡第一初级中学共同协作建设的一处以人工智能为主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无人机航空航天教室、机器人智创未来功能室、机器人智慧探索功能室、智慧交通功能室、智慧生活功能室等10个教学功能区组成。同时提供有中国铜箔谷铜箔展馆、院士岩土力学实验室展馆行走教学实践课程。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市区、渑池也建设这样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大面积推进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
感谢您对河南三门峡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