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三门峡教育 > 文章详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4-08-02 14:52 来源: 三门峡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由三门峡市教育局、三门峡团市委组织开展的首期“三门峡市•哈密市青少年暑期文化交流夏令营”于2024年7月23日至27日开营。活动依托哈密市“西域门户”“西域襟喉”之称,以及丝路文化、屯垦文化、边塞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相生、交相辉映的丰富资源,围绕“追寻红色印迹,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强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情感交融”“深化结对共建,谱写援疆新篇”“共享生态文明,不负时代使命”五个主题开展。

一、追寻红色印迹,坚定理想信念

红星军垦博物馆是兵团级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兵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兵团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十三师党性教育基地 、十三师青少年兵团精神教育基地、哈密红星精神教育基地。全疆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军垦地窝子遗址图片、锈迹斑斑的铁犁……在这里,师生们举行了升旗仪式,倾听小小讲解员讲解兵团的故事。一段凝重的历史,一行奋斗的足迹,一串感人的故事,令师生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映入眼帘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十六个字主题浮雕熠熠生辉。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让师生深刻感受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几代兵团人践行初心使命,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的艰辛与荣光。

图片1.png

48809950d51d5aea84ffebc3a357c22.jpg

图片2.png

图片3.png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是以“永远的星星峡”为题的大型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从河西走廊抵达星星峡(今哈密市伊州区星星峡镇)的悲壮历程,大量史料照片再现了惨烈的战争场面。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雕像前,党员们整齐列队,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地表达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师生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共同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一个个还原历史过往的场景,一幅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一桩桩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引发了所有参观人员的强烈共鸣,“今天听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故事,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中国正是有了这些奋不顾身的人民英雄,才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图片5.png

图片7.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二、砥砺强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

哈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要地,善后治理的驻节之地。148年前,左宗棠以“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家国情怀,以“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的英雄气概,抬棺进疆,坐镇哈密,部署大军声援收回伊犁,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功绩令人敬仰、精神催人奋进。而他在哈密坐镇期间留下的包括“碑文”“杨柳”等文物和遗迹,也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哈密大地上熠熠生辉。踏入左公文化苑,浓厚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通过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解说,大家深入了解了左宗棠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左宗棠在抵御外侮、收复疆土等方面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卓越智慧,深深触动人的心灵。

三、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情感交融

博物馆是一个承载历史人文的重要基地。此次夏令营,师生们首选打卡哈密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对哈密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生命起源、自然特色、化石群落、异矿奇石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打卡哈密博物馆,走进翼龙化石遗址,感受到哈密翼龙化石群的发现、发掘,凸显了哈密久远的神秘。来到哈密古代文明展厅,这里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清代服饰等珍贵文物,同学们领略到了哈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到哈密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微信图片_20240802161606.jpg

在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师生们亲眼目睹了这座哈密市的标志性建筑、精美的刺绣、‌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以及木卡姆艺术、‌五堡赛乃姆和新疆曲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也让师生更加珍惜和尊重中华民族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40802161605.jpg

走近哈密贡瓜园里的维吾尔人家,我们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为大家演绎穿越千年的木卡姆表演,观赏着很有特色的维吾尔族民居,聆听维吾尔族的民歌,欣赏维吾尔族的舞蹈。同学们亲自打馕,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跳新疆的麦西来甫,并学习击打维吾尔族手鼓,与这里的居民一起感受阿勒屯古街的变化,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图片33.png

四、深化结对共建,谱写援疆新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援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地域文化与河南三门峡文化交流共鉴,推进教育领域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市教育局文化交流团在许彦卿同志带领下,于7月25日到淖毛湖农场实地考察交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为后期两地幼儿园在教学楼功能室构建、管理水平、保育教育教研、线上线下教师培训交流、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结对共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两地学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高质量发展。

五、共享生态文明,不负时代使命

巴里坤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新疆的重镇,为历代中原地区连接西域的中枢,中西文化、民汉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享有“教育甲全疆”“文风甲全疆”“庙宇甲全疆”的美誉,是新疆汉文化的母源地,是与乌鲁木齐、伊犁齐名的“三大商都”之一。来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高家湖湿地,同学们领略了气候宜人、风景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繁衍地,还吸引着全国的游客。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十多年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穷困景象早已不在,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已被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独具乡村气息的安居富民房代替,村民们不仅享受到优美的生态,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微信图片_20240802161604.jpg

深入古丝绸之路由敦煌至吐鲁番之间的一条商道——大海道,走近世界上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以及因风卷起沙砾、石块,不断地打击、冲撞、摩擦岩石,从而发出各种声音的自然奇观“魔鬼城”,师生们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天作雪山隔南北,西陲锁钥镇咽喉”。此次夏令营,同学们不仅切身领略了新疆哈密奇特的自然奇观,还亲历塔库坎儿井这一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伟大水利工程。坎儿井只存在于新疆,是荒漠戈壁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特殊灌溉系统,同学们参观了坎儿井腹地,了解坎儿井建造的历史与结构原理,领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珍爱生命的可贵。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今日,中华民族向世界铺展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愿美丽中国的种子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共同历史叙事、共同集体记忆、共同前途命运于一体的民族实体。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56个民族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共同的价值追求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力量之魂。

有一种体验叫行走的课堂,在行走的课堂感知中华文明,读懂气象万千。此次“三门峡市•哈密市青少年暑期文化交流夏令营”是我市师生了解新疆哈密历史人文的一次机会,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纽带,带领师生更多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插叙:一堂生动的课堂,河南人好样的

 《一趟列车上,他3次出手紧急救助乘客,事后给随车夏令营孩子做急救培训,“现场是最好的课堂” | 河南人好样的》。这是“大河报·豫视频”发布的及时报道,是对此次发生在“三门峡市•哈密市青少年暑期文化交流夏令营”团队返程途中的正能量传播。

“有没有医务工作者?有人昏迷了!”7月27日晚19时许,在从哈密市返回三门峡的K4918次列车上,夏令营随队医生王彬听到列车广播中传来紧急通知,随即向患者所在车厢走去。

这是王彬在该趟列车的第二次“出手”了。

王彬是三门峡市湖滨区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几天前,作为夏令营活动的随队医生随团乘车。不想在返回途中,接连遇到乘客突发身体状况。王彬说,当时在听到紧急广播后,他立即从2号卧铺车厢穿过拥挤人群,赶到了患者所在的15号车厢。经观察了解到,该患者为一名70多岁的女性,平躺在两车厢连接过道处,已处昏迷状态,旁边有人不断拍打患者手腕处,试图施救。

一旁,一名乘客正手足无措,哭啼不止。经简单询问得知,其为该名患者的朋友,一起外出旅游不想发生意外。在从乘务员处得知,列车距离下一站还有近40分钟的路程后,王彬随即跪在地上,开始施救。随同赶来的三门峡市教育局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主任张学恩也加入到抢救队伍中,两人分工明确,张学恩负责胸外按压,王彬负责人工呼吸。在连续做了几组后,能明显看到两人已经大汗淋漓。

图片34.png

“心肺复苏抢救要求尽可能不中断,确实比较累。现场围观人多,车内空气不流通,也比较闷热。”王彬和张学恩一直在坚持,心里也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不能耽误!不能间断!尽全力!”张学恩是自己刚参加完三门峡市见义勇为协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急救培训课后的第一次实践,没想到真就派上了用场。

就这样坚持了20多分钟,直到列车到站,赶来的120接手后,王彬和张学恩才退到一旁,帮忙用担架将该患者抬下。

就在两人返回车厢后,晚上11时许,王彬再次接到乘务员的求助,原来车厢内再次有乘客身体不适。王彬赶到后经初步诊断了解,对方原有高血压病史,因血压升高感觉身体不适。在指导服用药物后,观察并无大碍才离开。


图片35.png

“其实,在这两起救助前还有一起。是一个小朋友口腔溃疡严重,哭闹不止,我就帮忙做了处理。”王彬说,在一趟列车上遇到3起求助,自己也没想到。“但能第一时间帮助到大家,心里也挺高兴的。这也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完救助后,返回车厢的王彬还给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临时组织到一起,结合刚刚的救助事例,现场做了简单的急救知识培训。他说,“3次车厢内救助,是给孩子们上的最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