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三门峡教育信息》 > 2020年 > 文章详情

第45期:全市教育系统抗疫先进事迹宣讲材料汇辑(8篇)

发布时间:2021-01-07 09:22 来源:三门峡市教育局

 

一腔情怀无小我,满腹初心为大公。为丰富拓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三门峡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各县市区以乡镇中心学校和局直学校为基本宣讲单元,广泛宣传抗疫斗争中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了一批表现突出、师生家长社会认同度较高的教育系统抗疫先进人物。现将灵宝市教研室教研员雷艺芳等8人抗疫事迹予以刊发,请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他们只争朝夕、夜以继日的工作热情,学习他们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努力带动提升全市教师综合能力,为区域教育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端战疫

灵宝市教研室小学教研员  雷艺芳

庚子新春,新冠疫情突然来袭,让一切都变得不平凡起来。我们教育人也革新方法,云端战疫,漂亮地完成了逆行!

“快”字开头,克难务实

元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七,我接到领导的电话,大意是疫情期间要全面启动网络课堂,一周准备,保证质量。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选谁来上课?上什么课?怎样上课?一系列问题让我倍感“压力山大”。可是,疫情就是命令。此刻,我,我们,责无旁贷!

课由谁来上更好?当然要选最棒的老师!当天下午,我通过微信把任务发布到业务校长群里,就守着电话等候回复——五个学科,三百多个老师的名字,我一一记录汇总,登记、造册。

上什么内容的课?疫情防控期间又是假期延续,既要保证新课进度,还要有序衔接,更要让学生喜闻乐见,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建立起教研人员交流群,群里众人拾柴火焰高:课要上得“活”,要融入名著解析,要加入绘本阅读,要有趣味答题、防疫在线……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也信心倍增。为了用好钉钉软件,教研室主任许宏博讲,我讲,大家讲,最后还请教信息中心张明涛老师制定出网课攻略。为保证质量,我们层层把关:老师自审,各校教研组初审,教研员再审。

就这样,催,记,改,誊写,再更改,再誊写……2月2日夜里一点多,终于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尽管这时眼酸颈困,但两天的连轴转,让我感受到了有了应对困难的底气!

“研”字当先,步步为营

都说“新手上路,状况频出”,我们也未能幸免。第一周,一位老师把千辛万苦录制好的课发给我,我观看后非常满意。但是第二天准备下发给学校的时候,点开二维码:链接无效!这可把我急坏了,又是向高手请教,又是百度搜索,好不容易找到症结:这个老师把录课时的群删掉了,课也就没有了。怎么办,只能联系老师,连夜重录。为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我把这个教训发到群里。忙到夜里十一点多,课终于发过来了!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便想方设法收集“教训”:只录半张脸、像素太低、拍摄角度太偏、音频输入卡顿……在群里是千叮咛、万嘱咐。

这期间,下乡调研时,老师们反映每节课质量很不错,但不同老师授课连贯性较差。作为教研员,我深知前连后延的重要性,就当即和同事商量,开通了网络教研,搭建起质量之桥。

可就在我们觉得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问题又来了——网课第四周,局分管领导委婉地说,网课密度太大,进度快,时间太长,家长有意见!唉,听到这话,我真是委屈,老师们数十遍地录课,废寝忘食地网上研讨,教研员们也尽心竭力……家长们怎么还不满意?()领导看出了我的委屈,说:“家长能提出问题,说明了对咱工作的重视,既然咱们的初心是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那就再改进一下。”这样说也对,那就改!

减少课时、加入复习和习题评讲课,同时,把体、音、美也请进网络课堂……就这样,网课反馈的效果越来越好了。

初心不改,携手同行

领导谈起的“初心”,对我触动很大。体、音、美学科无专职教研员,为了孩子们全面发展,我义务承担起了三门网课审核任务。灵宝市二小体育教师张鹤最初的网课,是小窗口、纯讲授方式,我提出展现不出学科特点后,她没说二话就改,前前后后发了五六次链接,特别是还请来专业人员用摄像机录,并更换多个场地,甚至衣服也换成短袖的,而肢体语言也一次比一次规范,堪称完美……深夜十二点定稿时,当我由衷地称赞时,她说:“没啥,一想自家娃上网课不活动都窝出毛病了,别的娃也一定需要!”朴实的话里,满满地师者仁心!同样给我感动的还有灵宝市三小刘润芝、实验中学李亚博等老师……

当我和爱人谈及我的感动,一旁的大宝抢着说:“妈,咱家二宝也为抗疫作贡献了呢!”孩子的一句话,让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是呀,从正月初七,到网课结束,十一岁的大宝上网课之余帮着照顾不到三岁的二宝,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懂事了。期间有次我忙着给三门峡上传网课资料,爱人做饭去了,大宝听网课了。二宝自个儿在客厅玩儿,当我们听到哭声赶去时,二宝右眼都是血,身上地上也是血。爱人说带孩子去医院,可我的活儿等不及,他自己只好抱孩子出门了……我至今不知道在疫情封锁的情况下,他带着哭闹的孩子,是怎么进入医院的?

再回首,12个周,14位教研员,1000多位优秀老师,殚精竭虑,只争朝夕!终于,2735节优课顺利开播。“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场大片完美收官了!而这激动人心的云端战疫,将成为我永远不能忘却的回忆……

 

“知识胶囊”暖人心

三门峡市东风小学  焦五娟

“不用下载APP,只是一个二维码,直接扫描码就可以上课,操作方便,内容丰富,除了语数英还有体音美,更有大课间。学校考虑周到,这样的网课孩子喜欢,家长也放心。”家长如此评价三门峡市东风小学暖心的“知识胶囊”。

“上网课要尊重科学,研究学生,分析现状。东风小学的做法是在充分考虑校情和学情后,有效解决网上教学问题的创举!”专家如此评价我们东风小学的线上教学实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很快蔓延,举国上下停工停产、封城禁足,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同心战疫前路漫漫,但教育的脚步却不能停歇。作为教育人,必需快速应对,探寻路径,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我们东风小学全体教育人就以满腔的教育激情,迎时而动、顺势而为,群策群力,研究探寻适合的线上教学新路径,坚守课堂主阵地,守住教育的根。

三门峡市东风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多数没有固定工作,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0%左右,家庭教育相对薄弱。针对这一现状,为了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校领导班子及班主任逐个摸排了每一个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市区租房居住,少数家庭没有电视,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脑。此外,还有单亲家庭、父母滞留外地的特殊情况,个别学生家里甚至连最基本的通讯工具都没有。面对这一特殊的校情、学情,学校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决定依托希沃云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录制15分钟的“知识胶囊”,分享到班级微信群,学生无需下载APP,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扫码听课,而且可以反复观看。

1月27日(大年初三),校长就带领我们对线上教学进行研讨,确定了“以网络平台为支点,新技术为支撑,构建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和疫情防控“四联体”,坚持防控为要、健康第一、全员参与、全面育人、激趣益智、适合适度的“线上教学六原则”,并基于有效课堂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及网上学习视力保护、网络环境等因素,以年级组为单元体按照“三统一两分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集体备课、统一录课,分层作业、分层辅导)的原则,采用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校级领导分包年级深入指导,教师发挥集体智慧,高质量录制每节不超过15分钟的微课。我们刚开始录制“知识胶囊”不太熟练,录制过程中稍有停顿,就会重新返工,录制、查看,再录、再查看……15分钟的微课,大多要录制几个小时。为了给孩子们呈现最好的课堂,我们不知疲倦、无怨无悔。短短五天,全体教师制作了可供两周使用的300余个“知识胶囊”。2月9日下午16时,校领导和我们一起提前试课,耐心指导,对没有回复的学生,一一打电话,不遗漏每一个细节,不落下一个学生!

这时,我发现陈浩文同学一直没有回复信息,就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得知孩子家庭特殊,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只有一部仅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手机,不能具备扫码听课条件。我在心里暗暗说“不行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我又再次和家长沟通孩子线上学习的问题,得知孩子在三门峡还有一个姑姑,但因姑姑也家庭贫困,一个人在家照看两个孩子,没有能力再照看浩文,孩子依旧无法得到妥善安排,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左思右想后又拨通了浩文姑姑的电话,并郑重承诺:姑姑只管孩子一日三餐,让孩子借用姑姑手机,保证正常上课,学习上的事情我全管!我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浩文姑姑,她说“你们老师都这么替孩子着想啦,我们做长辈的还有啥可说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线上教学的时日里,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东风小学师生身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未中断过,线上教学也从未落下一个孩子!

2月9日起,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六次不同层面的线上教学研讨会,对线上教学好做法进行分享,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下一阶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提出应对措施;年级组每周进行一次线上集体教研,及时总结本周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并一起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同头课教师针对授课、听课、作业情况每天不定时进行线上交流,努力以不同形式让学生掌握当天的知识点;同一个班级的老师也会天天“碰面”聊一聊班级学生听课和作业情况,线上教学就这样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不断推进。

学校还充分发挥“小学科大舞台”的作用,提高体音美、创客课程及道德与治法、卫生与健康等课程课时量,推送“疫情防控我知道、神秘机器人、好玩3D打印、益智巧巧手、快乐健身操、疯狂客厅舞、我是抖音王”等课程,尤其是学校自编自创的室内健身操,孩子们在课间时间激情锻炼,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丰富居家生活。将家国情怀、健康生活、动手实践、趣味体验、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的内容,以孩子们乐意接受的形式讲授出来,寓教于乐,启智励行。

“79天(1-3年级84天)的线上教学,大家精心录制的982个“知识胶囊”,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每一粒“胶囊”不仅仅是知识的凝聚,更是学生扫码即可享受到的丰盛精神大餐,饱含着老师们满满的爱意,更是这个特殊时期网线间师生情暖的体现。灯光下的最美“备”影、老花镜下的艰辛执着、房间里孩子的声声呼唤、屏幕前老师的句句叮咛……一根网线、屏幕两端,是爱、是责任,更是担当!”这是5月22日疫情防控表彰会上校领导和我们的分享与回顾。

借助知识胶囊完美释放教育激情,特别是小学科特色课程的精彩绽放,让“小神兽”们阳光生活、智慧学习、快乐成长,这是东风小学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新策略的有益尝试,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问题,形成了学生自学、老师导学、家长助学的智慧教育新样态。《今日头条》《三门峡教育信息》《河南教育宣传网》《语言文字报》也相继报道了学校线上教学的实践和方法。我们的努力“云”知道,我们的成绩“调研考”明了。东风人将继续用智慧和汗水夯实成功之基,携手迎接更具挑战的未来!

 

我们——

灵宝市河滨小学 杜少晶

一座喜马拉雅山脉,分隔河滨师生。尼泊尔到中国,是一段怎样的距离?在疫情期间,“我们”,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这,得先从“河滨距离”说起——

河滨距离,抗疫版图的缩影

昊昊年初去尼泊尔探亲,因疫情滞留至今。母子俩在尼泊尔遭遇暴乱,班主任刘乐梅老师为孩子在线授课,进行疫情心理辅导,极尽安慰之意,树其信心,长其志气,长达半年。因为刘老班,师生人远天涯心近咫尺,孩子茁壮成长,“河滨距离”就此产生。

我也是一名老班,今年经历新冠疫情,心中总会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总想学习那不畏艰难、愈挫弥坚的“松之精神”——

网课期间,孩子居家隔离,运动健康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我和其他老班绞尽脑汁让孩子们动起来:“云早操”“视频跳绳赛”“直播障碍跑”……越是条件受限,越是花心思。可有的事情不是花心思就能完成的,比如开学的防疫物资——

“杜老师,你这‘网红老班’隔空开展‘云竞技’,挺辛苦的,开学物资就别操心了!”

你看,当你愈挫弥坚,家长就会与你一起迎难而上:复学需要洗手液,远在韩国的家长隔海托运;口罩紧缺,家长飞浙江;消毒液、紫外线灯、空气净化机……

甚至,一句不经意的念叨,都会变成家长心中最深的牵挂:“新书已经到了,怎么才能送到孩子们手中呢?”

这时,党员家长站了出来,发起了送书总动员!从下午3点到晚上7点多,规划路线、联系其余家长、耐心寻找地址、穿大街走小巷……

他们中有共同上阵的党员夫妻,有来不及换下工作服的党员爸爸,有从白天走到黑夜的党员妈妈……无论哪一个,都在匆匆辗转中,始终与孩子保持一手臂的“河滨距离”。

这一手臂的距离是“常思奋不顾身,却要离你一米”的大爱,更是“见你忧思听你话”的支持和配合呀!没有老班们在非常时期的“愈挫弥坚”,哪来这“一手臂”的“河滨距离”?

2020庚子年初,九省通衢的武汉,以自我冻结的方式阻隔了病毒的蔓延,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在中国抗疫版图上走出了最珍贵的“抗疫距离”;而我们河滨老班走出的“河滨距离”,既是抗疫版图的缩影,更是愈挫弥坚的“变局之中开新局”!

非常速度,教育微著的真章

6天一座医院;14亿人,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城市、农村全部封闭……我惊异于这种“非常速度”,心想疫情之下的教育也应该有这样的速度。想了就做了。

空中课堂伊始,从接到通知到熟练使用“钉钉课堂”,前后仅一天。疫情期间,河滨小学为全市小学生提供了186节直播课堂,其中老班们贡献了114节。老班们在研磨备课、共享资源、跨学科交流网络技术、研究远程批改作业的功能中,多次向阿里公司直接提出改进建议,为钉钉开发更好的功能贡献了一份“河滨力量”。而这,前后不到一个月。

孩子们速度更快,在空中课堂中开始不到一周内,get无数技能:“话题榜”里发表观点,“美篇”里留存记忆,利用“石墨”实现一篇习作多人修改,借助“简书”进行网上读书交流大联动……哦,对了,有的孩子还学会了制作微视——

微视中展示的都是“非常速度”背后的故事。看着视频中的小米粒,我心疼呀!在河滨,这样“不畏艰难,愈挫弥坚”的老班故事还有很多:她,花开疫散后,倾心为全市中小学生录制“开学第一课”;她,准二宝妈妈,线下辅导面对面,宝宝诞生在来回批改作业的路上……

他们,即我们!我们是教育微著的真章!

抗疫故事,“三无”小区的微光

2月1日,在防疫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河滨小学接市委组织部直工委通知,承包了三无小区——尹庄镇交通小区。

“瑞萍,口罩不够!”“我来想办法!”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老班,瑞萍常告诉孩子:办法总比问题多。于是,她用好不容易托关系买来的、为居家隔离做准备的干菜,到邻居那说尽好话,换来了两包口罩。

“培培,消毒液不够!”“我来想办法!”

又是“我来想办法”,培培这个老党员和老班再一次叫响了这句话。疫情发生以来,我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感动中度过,我的耳边总是响起歌剧那恢弘的音乐,每一个走在抗疫前线的普通人都是以英雄的姿态出现。

消毒液送来了,一个上午,一百多斤的消毒液被一趟趟提起、灌入、摆放,分散在了一百多个矿泉水瓶子里。这码得整整齐齐的特殊小罐装“河滨消毒液”,是如此地震撼我:这可是一百多次的起立、奔跑与蹲下呀!

松之愈挫弥坚,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可是还不够,1条、2条、3条……一百多条写着“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小便签,在无数次落笔和抬手间,归顺到了瓶子上。

上楼、下楼、敲门、开窗,中间会遇到:门,久敲不开;窗,长呼不应……

我心疼呀,可换了我,我大概也不会放弃,因为此刻,我们不仅是我们,我们还是孩子们的榜样和楷模,我们是以身为光、照亮寒夜的满天繁星!

中国力量,少年成长的内核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寒假里,少先队大队长葛志华独立创作完成了一个“大作”——抗疫“护小白”系列24表情包。她的作品一经发出,便广为转发,“云上灵宝”“灵宝新闻专访”《三门峡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省教育厅、“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都相继转发了葛志华的事迹。而这,仅仅是我在空中课堂兼任美术老师时,因为老班的“思政习惯”,多说了一句话:请结合当前抗疫时事,运用这节课的绘画技巧,向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心中的敬意。

一个十一岁孩子的家国情怀终于被所有人看到!

我们班的彭优在“用英语讲抗疫故事”的活动中,以河南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全国总决赛。作品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受到专家好评。看着这一切,曾经反复写文的辛苦,因为疫情隔离只有半夜才能见面辅导的疲累,我的党员培训和孩子的视频录制不能同时兼顾的仓皇,都和所有的苦楚一样,像蛛丝一样轻轻从心中抹去。

此刻,我激动,激动的是优优的这份小小的成绩,展示了“中国力量”!我激动,激动的是小小的我们,因为爱家爱国,成为抗疫战线的发光者,这亮光照亮了前路,给前行者以力量。我激动,激动的是小小的我们,因为苦苦思索,成为抗疫战线的呼号者,这呼号鼓舞了无数志士,使他们更加奋力向前!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疫情汹涌而来,每一个坚守在教育一线的河滨老班,都是那“高高山上一青松”,不畏艰难、愈挫弥坚!当我们把这种力量变成一种信仰,一种青松才有的信仰,这信仰又会生成更加巨大的力量!

 

攀登……

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年级主任  聂慧泉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一名年级管理者,我知道这也是考验我的时候……

学校人员密集,疫情防控的任务更艰巨。“一定要精细化管理,绝不漏掉一个,”是我对年级提出的防控要求。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没有开学,但我比平时更忙碌。组织会议、安排直播、建立健康台账,跟踪排查可疑人员……进入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干粮,每天加班到深夜,把全年级12个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分组,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为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我想方设法把一万多册教材准确无误地配送发放到学生手中。当孩子们感动得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时,我觉得付出实在是一种幸福。

为做好复学复课的准备,我又“化身”消杀人员,带着抹布、烧碱、钢丝球、小铲刀、洗洁精、除胶剂对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打扫、一块瓷砖一块瓷砖清理,从墙壁到地面、从黑板到课桌、从楼梯到走廊,不放过每一个死角,每天按时开窗通风,坚持喷洒消毒液,定时检查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没有一刻闲暇,被同事们戏称为“拼命三郎聂慧泉”。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一天下来,我常常感到右膝疼痛肿胀,起初没有在意,坚持工作。直到疼痛越来越频繁,肿胀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行走,这才被迫去医院检查。经诊断,为右膝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滑膜炎等,医生建议我尽快住院手术。为了尽可能降低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我选择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虽说不用手术,但是需要进行关节积液穿刺。当近十厘米的穿刺针从膝盖上方刺入膝关节,将积液一点一点抽出来时,我疼得全身发抖、满头大汗。医生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好好休息,可是我的学生还在等着我上课呢。于是当医生们离开后,我擦干额头上的汗珠又开始了当天的直播课。我左手输液,右手拿笔,把收纳箱盖放在腿上当桌板,上网课、改作业,从未落下一节课。屏幕上,学生看到的是面带微笑的我,可他们哪里知道,每次上完课我久久地躺在床上,被子里的腿在不停地抖动。

因为床位紧张,我将病床移到走廊尽头靠近货运电梯的地方,坚持线上教学。院方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提出要尽快调整到病房,却被我婉拒了。这里虽然嘈杂,但光线好、信号强,我上课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病友,还是把床位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次住院很意外,可同事们都说,哪有什么意外,这是一次次的加班加点,咬牙坚持,积劳成疾落下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是看到学生们如饥似渴的眼神,想起带领学生赴延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画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勇挑重担的延安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激励着我,坚持直播,继续网课。

出院以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焦急万分,多次向校长申请重回教学岗位。家人也反对我拄拐上课,怕我稍有不慎落下后遗症。但在我的坚持下,家人还是帮我调整好拐杖、备齐了药品,含泪送我回归了校园。学校考虑到我行动不便,在一楼给我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但是,我的教室、我的学生都在五楼,那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啊!这样,每天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栏杆艰难上下楼梯数次,每次上下楼梯,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我要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分散到楼梯护栏和拐杖上,才能上一级台阶。上到五楼,汗水常常浸透衣衫。学生每次看到我,都会懂事地劝我“歇会儿”,“老师,让我扶您吧”“老师,让我来”“老师,您多注意身体”……每每听到这些话,都会让我无比感动!

为了减少上下楼梯和去卫生间的次数,我减少了饮水量,尽可能地待在走廊为学生辅导和开展年级工作。备课、上课、巡课、听评课、答疑解惑、谈心鼓劲,召开励志大会、优生座谈会、期末冲刺动员会……白天工作一天,到了晚上,膝伤就会加重,不得不加大药量,第二天才能继续工作。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三门峡全市期末统考中,我们年级实现了一本从中招录取时的0人到10人的突破,本科线上从中招录取时的53人到217人的巨大进步。而人意想不到是,我把课堂搬进病房的事迹,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了三门峡市教育局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而由于成绩突出,区政府主要领导也亲自为我们颁发了优秀管理团队的奖牌。在第36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以先进代表的身份作了经验交流。《黄河时报》、《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河南党建、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央视新闻移动网、新华网客户端等二十多家媒体对我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2020年12月,我被荣幸当选2020“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这,对我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时至今日,我在康复中毅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每天一边用药,一边备课、上课、组织教学,带领全年级师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人生如登山,每一步的攀登,都是一次提升,而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就在这不断攀登的途中。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将继续我的攀登之路……

 

“好的,没问题!”

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   茹鑫

1月25日,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小茹,学校需要值班人员,你能提前来值班吗?”

“好的,没问题!”

因为学校内有家属楼,人员成分较为复杂,第二天如约来到后,我便逐户排查。期间,一个住户大声嚷嚷:“查什么查,出去,我们还怕你们有病毒呢!”就把门关上了。我只能厚着脸皮,再次敲开门,再次询问,最终我排查了所有的住户。走出家属楼,天色晚了,风很凉,人很少。尽管受了一些委屈,但也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必须保质完成。

随后,值班空档,我志愿报名小区的“党员先锋岗”,测量体温,登记出入,宣传教育,尽力履行一位党员的职责,守护好小区的一方安全。

2月17日,我接到了一个任务——

“停课不停学”,全国开始了线上学习。“小茹,你能给咱学生录制语文课吗?”

“好的,没问题!”

当天晚上,学校微机老师对我们几位录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此时,我才意识到录课难度有多大!2天时间要准备好6节课,没有教材,没有参考书,无法试讲,网上能参考的资料少的可怜..........

时间紧,任务重,脑海里浮现出面对疫情不顾一切的医生和随处可见的党旗,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定要出色完成这次录课任务。我开始和时间赛跑,查资料、写教案、做课件,每天六点钟准时起床备课,到凌晨两三点休息,撑不住,就喝咖啡提神。教案定下来,我就开始不停地练习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寻找一个人对着屏幕讲课的状态。那时的我只想把课录好,不能耽误学生的课程。

看着憔悴的我,妻子抱怨说:“孩子不带,天天上课,你去给你的书过吧!”,我知道妻子是心疼我,可我更知道“舍小家为大家”的含义。

前前后后,我一共录制了40余节语文课,是这次参加录课教师中录课数量最多的一个。每一节课看似只有三十分钟,课程的质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所以录制过程要求很严格,一节课录制完成后要反复观看,剪辑、审核、甚至补录镜头,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十分钟的课程,往往要历时一天才能完成,真正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

后来,网课顺利播出,效果很好,我最感动的是孩子们暖暖的短信:“老师,比心”、“老师,开学见”。那一刻,泪水打湿了眼眶,喜悦洋溢在脸上,感动充满了心间。

3月27日,我接到了一个指令——

“送教材,献爱心。”“小茹,你有空给学生送送教材吧!”

“好的,没问题!”

出发前,我们买了几百个超市购物袋,把教材按科目分配完毕,一直忙到半夜。大家累的瘫坐在地上,满头大汗,却心怀暖意。

因为有的学生路途遥远,我们凌晨五点多就出发了,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路线,一包一包把书安全送到学生手里。车越走越远,路越来越陡,可是,我们没有一个喊累的,大家忙着计算还有多少套,还有多少人.

“世玉,我们来给你送书了!”史世玉慢慢的走出来。那一刻,我惊呆了,他竟然瘦了那么多,“怎么了,世玉?”。后来才知道,因为疫情原因,在外打工的父母,被困在了外地,只有他和奶奶在家。虽然村委会给了很多帮助,可是还有很多困难:网课没有上,因为没有网;过年没有肉,因为没有钱。看着家徒四壁的房间,望着饥肠辘辘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酸楚,我告诉世玉说:“世玉,有老师在,别怕!”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他们回家。

经历了一番体温核查、出入登记,他们来到了我们家,开始上网课,开始新的生活!

懂事的世玉,总是帮助做家务,偷偷地攒钱给我买剃须刀。他告诉我:“你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那一刻,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

4月1日,我接到了一个喜讯——

“要开学了,小茹来做志愿者吧!”

“好的,没问题!”

开学的准备,繁琐而细碎,为了确保同学们安全返校,我们反复斟酌,仔细琢磨,从方案的制定到细节的落实,从教室的消毒到餐厅的隔离,从校门口的安全到校园内部人员的管控,都一一核查,反复确认。

“尺子拿过来,看是不是一米,感觉有点短啊”,校园内的隔离带确保一米见外;“图书室的角落记得消毒,不能忽视小角落”,校园内的每一处确保消毒到位;“厕所记得消毒啊,这可不能忘了”,即使最比起眼的地方,也要消毒干净;“看看学生的桌子擦了没,问问餐厅的准备怎么样了,防疫物资储备的如何”,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滴!

4月7日,我们开学了——

看见同学们在操场肆意的奔跑,畅快的呼吸,我心有所思,我问自己:“作为教育者,我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我该成为怎样的老师?”突然想到曾经看的视频:驻马店市理科状元吴思琪同学。记者问:“你要报考什么大学?”,吴思琪说:“清华大学”,记者又问:“那你报考什么专业?”,吴思琪说:“我要报考电子工程专业,制造芯片,帮助华为度过难关,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瞬间明白了答案,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学生:于家,懂得感恩;于国,充满热爱!

2010年从教,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我经常问自己,我该成为怎样的老师,市优秀、省优秀当然这些都对我无比重要,可是我更想成为张桂梅这样的老师,年近60的张桂梅受尽冷眼,遭遇歧视,用尽半生积蓄,一生努力,创建了全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12年间,把1600多名女孩子,送出大山,送进大学。正如张桂梅所说:“我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看到大山里的孩子们都能,看到希望,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做到了!

我也渴望成为这样的老师: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往圣续绝学,接续文脉!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

未来某年某月某日,我接到一个电话——

“老茹啊,学校需要语文老师,你能回来教书吗?”

“好的,没问题!”

 

山路崎岖见真情

卢氏县实验高级中学  史永福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全民抗疫的日子,我未曾缺席。而所经历的家访,竟然如此刻骨铭心……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功

2020年3月2日,天空中还带着寒气。一大早,我就驱车赶到了沙河乡三角村春晖社区。张新斌同学的家就在小区最南端。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来访了。新斌家是建档立卡户,父亲失联,母亲改嫁,兄弟两个都在上高中,和八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情况极其困难。头次来,我们带着一部充满无限流量的手机——他家没网没手机,无法上网课。第二次,带着米面油和方便面。这回则带来了一套运动服和鞋子。

兄弟俩正在玩手机,意外见到我们,一时局促不安。我温言劝说他们要自立自强,会生活,努力学习。同行的邹校长也耐心地开导:“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父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你的父亲一定是遇到了困难,不然他一会回来看你。希望理解父亲的苦衷,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庭命运。有老师,有学校,有国家,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但关键是你自己要争气要努力。”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这个孩子眼中隐隐的泪光。

我们当场让张新斌同学换上带去的衣服和鞋子,并合影留念,新斌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有人说,教育是爱的艺术。后来学习中,张新斌积极向上,勤奋努力,这应该就是我们本次家访最大的收获。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功!

一个都不能落下

病毒无情,网络有情。从2月15日开始,我们卢氏实验高中网络教学持续有序开展,成为教育战线积极抗疫的一个最好缩影。但网络教学有何改进之处,同学们还有何困难亟待解决,大家学习效果如何,毕竟线上不同于线下,学生家庭各异,层次有别,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怎么办?校长拍板:走,到学生家里去。

2月25日至3月15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和同事们兵分五路,开始了卢氏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家访。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城区的所有社区街巷,踏遍了全县十九个乡镇的沟沟坎坎,走访了近1000个家庭,捐赠手机100多部,送发书籍几千册,其间虽颠簸辛苦,但了解了学生情况,解决了学生困难,增进了师生情感,鼓足了学生干劲,可谓收获良多,幸福满满。而作为这次家访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无数次被同学们的学习决心所鼓舞,被家长们的热情所感动,被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所感染。这些家访路上的动人画面和感人故事,也必将成为我们永恒的珍藏。

八个鸡蛋的故事

狮子坪乡黄柏沟村,地处鄂豫陕交界处,北依玉皇山,毛河,颜子河支流绕村而过。一班同学张成文的家就建在村子旁的山下,远远望去,一座平房依山而建。

3月8日中午,我们来到张成文的家,一进院子,到处都是刚装好的香菇袋料,看到我们来访,他们一家很惊喜,连忙请我们到张成文的卧室去,但见墙上贴满各种奖状,桌子上放着他的各科作业和学习笔记,都写得密密麻麻,清晰整齐。张成文的父亲更是对自己的儿子赞不绝口。同行的王朝老师连忙和张成文探讨起数学学习方法。

没承想,这时,成文妈端来了四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荷包蛋是西南山的待客之道。看到他们一家人诚心款待,奔波了半天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也就不再推辞。一碗下肚顿觉精神抖擞,任小涛主任更是一口气吃了八个荷包蛋,一时成为笑谈。

此后两天时间里,荷包蛋的故事多次上演。我们知道,那一碗碗荷包蛋,盛的是家长和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热情……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场疫情下的特殊家访之旅如今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20年,我的记忆中不只有疫情,更有故事;崎岖山路间,不只是坎坷,更有真情!

 

点燃心灯  守望幸福

渑池县韶州中学心理咨询室主任  王贵学

2020年初,新冠疫情自武汉暴发。我无法像白衣战士那样,逆行而上,奔赴一线,直面病毒!但是,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心理咨询师,为全民抗疫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的天然使命;作为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呵护全体师生的心灵健康,守护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则是我的本职工作。

1月25日,我精心制作美篇,向社会介绍了韶州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设施配备、师资力量、服务项目以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讲解了面对突发重大事件时,心理咨询所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我郑重承诺:疫情期间,韶州中学心理咨询室面向全社会开放!

1月26日,我报名参加河南省应对新冠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志愿者精英团;1月30日,我加入三门峡市应对新冠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团;2月10日,我组建学校应对新冠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小组,创建学校应对新冠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微信群;3月,我们申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会议分享以及与专家们交流,我对在线心理援助的伦理守则及规范已烂熟于心,对在线心理援助的操作流程及方法都能够精准把握。疫情期间,我又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国内外心理学大咖的视频、音频及书籍,丰富了理论储备,提升了应对技能。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援助作用,结合疫情动态和心理咨询案例,我设计制作了《提高心理防控能力的有效策略》《四大升级程序助力云学习》等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编写了《心理防护手册》;借助微信直播平台,为渑池县228名小学生及其家长上了《提高心理防控能力的有效技巧》的直播课程;通过钉钉,给渑池高中集训班、韶州中学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上了16节《提高心理防控能力的有效策略》专题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清晰、正确地认识新冠疫情及其有可能带来的应激反应,引导他们有规律地作息,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室内运动,教给他们觉察当下、合理宣泄、自我关怀及情绪调控等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防控能力,坚定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受益师生及家长5700余人。

在全民居家隔离期间,我还通过微信、微话、电话等途径,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者提供了70余人次的在线心理援助或咨询服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平舆县高三理科一谢姓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家庭成员间沟通不畅,学习成绩不好,怀疑自己有注意力障碍。新冠疫情发生后,心情烦躁,行为过激,总和父母吵架,曾有过多次自伤行为,甚至有过自杀念头。在与他进行了短暂的摄入性谈话后,我迅速捕捉到其重要信息,洞察到了其内心世界,随即综合运用叙事疗法、SOLER技术及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与其快速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确定了援助目标,顺利进行了在线心理援助。援助结束后,这位同学异常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从现在开始,我要改变现状,让一切都好起来,今年一定要考上北京物资学院!”

三门峡市公安干警江某、周口市培训机构教师王某、濮阳市大四女生张某、信阳市社区工作人员兰某、柘城县妇产科医生黄某、郑州市销售经理丁某、北京市机关干部刘某……这些求助者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不仅影响到了其身心健康,也影响到了其工作与生活。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和表现出来的反应,我相继为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在线心理援助,帮助走出心理困境,直面疫情,积极健康地工作生活。

5月6日至8日,我组织全校师生收听收看了心理健康教育复学第一课系列讲座,使全校师生能以健康、积极的的状态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来。从师生返校复学至今,我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早上六点半左右到校,晚上最早八点半离开学校,大多时候都是九点半以后才离开学校,自始至终密切关注着全体师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情况,重点关注了孤儿、单亲、父母离异、留守、残疾、贫困、学困、随迁子女、心理/行为异常等亟需重点帮扶的学生,必要时对其进行危机干预或心理辅导,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消除负性认知,纾解不合理情绪,打造阳光心态,积极作为,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始终相信,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半年多来,我的心理抗疫工作赢得了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5月2日,我上报的《提高心理防控能力的有效策略认知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复学第一课课程资源被省教研室选中;6月,申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SFBT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省教科所批准立项;7月,我先后被三门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河南省心理学会等单位联合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尽管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胜利,但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作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愿不舍昼夜、精益求精、点燃心灯,守望幸福!

 

豫哈情深一线牵

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   康秀丽

2020年春,因为疫情,我校援疆教师森林无法前往新疆哈密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学校去开展支教工作。为确保支教工作顺利进行,经其联系,我校教研部门与柳树泉农场学校对接,并任命“豫哈一家亲”线上教学教研负责人,制订操作性强的工作预案和管理办法,在柳树泉农场学校七八年级建起了两个“亲人班”,教师、学生及家长近800人先后加盟“陕州一中班级圈”。

经过充分准备、酝酿,2月16日,一场远隔千山万水的线上教学活动拉开帷幕。结合当地校实际情况,线上教学活动涉及七八两个年级,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11门课程,参与听课的柳树泉学校师生近800人次。至3月20日,共上文化课200多节。此外,还有心理、书法、体育课程等。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每一节课精彩纷呈,给柳树泉学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以视频会议等形式,采取党支部监管、教务处督导、年级主任负责、教研组反馈、学科教研中心指导的管理方式,全程对师生线上教学进行跟踪督导,有效监管教师教学直播,追求豫哈线上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期间,为使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更加切合新疆学生实际,两校利用“钉钉”平台,多次开展教研活动,就如何使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如何让学习方式和检测方式更加有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布置弹性作业,缓解学生课业负担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交流研讨,精美的教研简报以及美篇连载、师生深情款款的书信交流等,掀起了豫哈教育融合发展小热潮。

柳树泉学校副校长陈杰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带给孩子们的礼物!有爱则贵,有情则暖,让我们携起手来,开启一段网络联动师生融通的互动之旅。”

实际上,自2019年秋以来,由于两校理念相近、硬件相似、内涵相通、人文相亲,跨域交流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双方聚焦互惠共赢,围绕平等沟通、教学联通、教研融通和民心相通,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上下联动、活动驱动、课程推动、内外互动“四动合一”发展路径,彰显出项目一体化、培训菜单化、交流常态化、活动效能化、合作实效化“五化”效果。  

“豫哈一家亲”教育协同发展,是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润疆”的具体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远程互动中,拉近了两校之间的距离,加快了双方互融互通的步伐,续写了守望互助的新篇章,开启了合作互鉴发展的新征程。

目前,线上教学虽告一段落,但两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依旧持续开展,“豫哈一家亲”线上教研计划进一步完善,教研交流群也日益活跃,双方的交流内容也由教学教研延伸到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近日,我校部分党员教师还参加了农十三师教育局主办的“做四有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并积极进行远程点评,进一步感受到了豫哈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与美好前景。

在我校的录播教室里,我们透过电子屏幕,与远隔千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学校成功举行了教育协同发展结盟仪式。仪式上,双方校长互致欢迎词,我宣布了双方提前拟定好的结盟教研计划,双方教师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仪式后,双方学校的数学教师,就“如何有效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了热烈而真诚的研讨。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让这寒冬的录播教室涌动着远程互通的浓浓春意……

我校与柳树泉农场学校协同发展的事迹也引起了有关媒体关注,河南电视台、三门峡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播出,腾讯、搜狐等网站、报纸相继刊载,这一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誉。

按照教育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将从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教育教学交流互鉴、师资培训优势互补、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创建、互学互助、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学旅行资源合作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持续保持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精气神,拿出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坚守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接过合作的“接力棒”,走进时代的“大考场”,把牢守正创新“方向盘”,吹响砥砺奋进“冲锋号”,打出品牌发展“组合拳”,下好互惠共赢“先手棋”,打赢质量提升“攻坚战”,共同打造豫哈教育新愿景,为中部崛起和西部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