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建专栏 > 文章详情

初心如磐,奋斗不息

发布时间:2025-07-08 17:48 来源:机关党委

6月26日,市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暨支部书记讲党课赛讲活动举行。会上,市直机关10个单位支部书记代表进行了“传承红色精神 筑牢作风之魂”支部书记讲党课赛讲,由市教育局选送的《三封家书映初心 万言教诲育信念》(主讲人:市向青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金珊 )获得二等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党员:

大家好!今天我党课的题目是《三封家书映初心  万言教诲育信念》。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呢?忆往昔,知来路。今天,我们从三封家书中寻找答案......

一、烈士血书里的“信仰灯塔”——从赵一曼家书看党员的“舍家”与“为国”

1936年8月,年仅31岁的赵一曼在押往刑场途中写给儿子的诀别信。他写道:“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在1932年就离开不满3岁的儿子,全心投入革命,自此永别,仅留下一张母子合影。

像赵一曼这样舍小家为大家,坚定信念、舍生取义的共产党人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信念,和陈独秀“相约建党”,在中国第一个举起共产主义旗帜的李大钊,被北洋政府施以长达40分钟的残忍绞刑;因为信念,共产党人踏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靠辣椒水保命挨过雪山,靠革命意志支撑着跨越沼泽;因为信念,东北抗联年仅35岁的总指挥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军周旋直至牺牲,让参与围剿的日本长官都称之为“大大的英雄”。

二、领袖家书中的“精神坐标”——从毛泽东教子之道看党员的价值取舍

第二封家书是毛主席写给子女的:他人的恭维与赞扬,是一种鼓励,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仅用28年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和革命实际,颠覆性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红军不断壮大,革命之路越走越宽。党史一次次告诉我们,道路方向很关键,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方向对了,不怕曲折,总会到达理想彼岸。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是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我们成就了新时代的大国之治。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之所以我们的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赢飞机加大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的支持。之所以人心向党,是因党为人民而战。当国民政府还在叫嚣“攘外必先安内”,是共产党以民族大业为先,率先举起抗日大旗。当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农民因田赋繁重,贫苦不堪,共产党土地革命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当国民政府“以水带兵”,造成花园口决堤,引发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而共产党“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和群众亲如一家。

毛泽东主席多次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所以说,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更是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十八大后,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向全党发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向中央看齐,积极参与到当前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自觉抵御“四风”,戒骄戒躁,以人民为上,立足岗位,在现代化三门峡实践中建功立业。

三、信笺上的“初心年轮”——张桂梅诠释党员的“坚守超越”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第三封家书。这是张桂梅珍藏在柜子里一封信,是华坪女高2021届毕业生陈琪写给她的。信上写道:“看到您日渐苍老的背影,我的内心很心疼,这本该是您在颐养天年的时候,您却在用生命陪我们奋斗,浇灌我们的梦想之花。”68岁的张桂梅,一位以非凡毅力和无私奉献书写教育传奇的伟大女性,是新时代的战士,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初心。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仅是对教育者“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坐标。作为学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深知,“对党忠诚”不仅是飘扬在党旗上的思想旗帜,更是丈量教育实践的精准标尺——唯有将党的教育方针深深扎根于课堂土壤,方能让立德树人的种子在童真的心田绽放出时代之花。

从赵一曼的绝笔家书,到毛泽东的谆谆教诲,再到张桂梅收到的感恩书信,三封跨越时空的文字,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以及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这些精神力量,不仅是党走向成功的密码,更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行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工作者手中的接力棒,一端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百年夙愿,一端连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回响。我们既是点亮万千学子心灯的燃灯者,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追光人。我们要以先辈为标杆,以高质量党建为舵,以教育创新为帆,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孕育理想的摇篮,让每一位学子都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以教育之力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