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下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下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准求”为目标,以教学教研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扎实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推进“低进高出”教学质量再提升,打造豫晋陕艺术体育特色名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以教学科研为驱动,以学科实践活动为路径,强化效果和质量意识,围绕教学常规“五个抓手”作落实:制度完善、措施科学、检查到位、反馈及时、考核兑现。
三、工作目标
1.强化高考目标责任意识。本期教学成绩目标:
总体艺术体育名校实现新突破,实现艺术体育名校1—2名;
一本(A段)文化专业双过线力争突破80人,本科双过线突破270人。目前专业考试即将结束,预测:合格率95%,本科过线率90%,一本(A段)过线率65%。
2.精细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3.强化一课一研,做好听评课的安排与考核。以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展研讨课、示范课和选拔课课为载体,通过各备课组每周至少1次以上的“一课一研”和教研组每周1次的“优秀课例学习提升”活动,最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范式。
4.规范学科实践活动,提升学科素养。年级备课组组织学科知识竞赛或多科知识竞赛,以培养学科兴趣和选拔尖子生为目的,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实际需求有序开展学科竞赛,进行有目的地长期培养。
5.导师领航,培优补弱,精准培养。实施“一科一生一案一导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大高三质量意识,切实抓好三个年级教学工作
本学期教务处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整体质量意识,根据学生的现状,并作出三年规划,三年纵深规划,切实抓好三个年级的学科教学工作。高一年级抓衔接、重基础、促养成。衔接工作是非常关键,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学生后续的学习。高二年级抓巩固、重会考、促提高。高二年级要在高一年级已经取得良好局面的基础上抓巩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对个别重点班级进行重点整治,将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到实处。重点抓有效率,全面提高学生对本科的竞争力。高三年级抓高考、重优生、促平衡,认真做好高三“百日教学”冲刺提升和“三次大练习”的分析工作,在上届高三高考经验和收获的基础上对本届高三客观分析、客观评价,并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及时调整策略,早抓、抓早、抓好,提高一本科上线率。
(二)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设置基础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强化劳动课、体育课和综合实践课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
2.加强体育锻炼,认真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条例,执行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要求上好体育健康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和上午的大课间活动时间。
(三)创新落实教学过程管理,以制度促教育质量再提升
1.严格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向落实要质量
在已经出台的日常教学规范条例的前提下,本学期重点做好规范条例的实施、检查、督促。全体教师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新课程,扎实落实“课程育人”,落实素质教育。(2)强化课堂教学巡查,实行教务-年级-班级三级巡查制度。(2)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检查。开学第一周即进行教案检查。年级检查,教务处每两周抽查一次。(4)制定学科学期计划和教务处月计划,使教学常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
2.加强教备课组建设 ,凝聚集体力量
按照学校制订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要求和活动规范,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每学期结束对各教研组、备课组按要求进行考核。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内部建设,实行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有分有合,发挥群体优势。 (1)教研组活动每学期至少有三类。第一类活动是统筹规划,将教研组的发展定位、总体要求有计划、按步骤分解到备课组。第二类活动为课例研讨和实践。单周进行优秀课例学习提升,由教研组长把关,精选新课程学科优秀课堂实录,集中观看、记录、研讨;然后教师个人针对本节课、结合学情,进行再背课,制做ppt;双周进行组内研讨课,按以前要求进行。第三类活动为期末经验总结分享。主要用于围绕学期反思和新学期展望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分析本期教学开展情况和效果,分享下期教学设想以便于三个年级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学校领导要深入到各教研组共同参与教研活动。(2)备课组活动仍以“一课一研”活动为主,每周至少一次。主要用于研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按以前执行,教务处加强督查,确保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每周二天上午大课间9:40-10:20,40分钟的集体备课。为了加强集体备课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集体备课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特制定了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1)推行“三定、四有、统分结合”集体备课实施原则,切实提高学科集体备课实效性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四有”: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评比。学期初制定每周集体备课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要有记录,教务处收缴。加强过程考核,学期末结合考试成绩,进行结果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进行奖励。
“统分结合”:统一进度、分层训练;标准化任务单,个性化落实案。在班级培优补弱中落实。
(2)严格落实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提高学科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性。
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先发言,其他教师分别发言,中心发言人总结,记录人记录。
具体操作如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个人——集体——个人
流程各环节: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一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二备)——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 ——课后交流、反思 ——三次备课——资料保存(电子稿教务处备课组长群2)。
创新专业教备组教学教研,鼓励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特色建设。作为艺术体育特色学校,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与普通类高中教学相比,从时间、和学科教学看,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期开始从学科教学教研方式和模式方面,引导鼓励专业学科在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上创新,并进行教研观摩活动。
建立校级领导分包学科体系。王爱分包政治、美术学科,程建仓分包语文学科、播音与编导学科,马长安分包数学学科,王海波分包英语、地理和体育学科,张东分包历史、音乐学科。要求每周至少听1-2节课,参与该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并能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教务处每周做好统计汇总,周例会通报校长听课情况。
大教研(教研组集备)包科领导和活动地点
时间:语数英周三、综合科周四下午(第一节、第二节)
专业周四上午8:30-10:20;
学科组 | 理论研讨地点 | 包科领导 |
语文、播音 | 1-录播教室 | 程建仓 赵福智 |
数学 | 1-307 | 马长安 裴丽杰 |
英语 | 1-407 | 王海波 屈晓东 |
物理 | 211 |
马长安 高插军 |
212 | ||
化学 | ||
生物 | ||
214 | ||
政治 | 1-407 | 王 爱 王 琼 |
历史 | 1-307 | 张 东 任江波 |
地理 | 2-213 | 程建仓 曾红星 |
体育 | 体育组办公室 | 王海波 王东辉 |
音乐 | 五楼音乐教室 | 王 爱 赵新辉 |
美术 | 综合楼美术画室 | 张 东 白献伟 |
3、以学科实践活动竞赛为抓手,提升师生素养
(1)开展课改成果展示课活动。4月份在高一年级组织,5月份高三年级高考冲刺报告会,6月份高二组织,50岁以下教师参加,地点录播教室,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教学磨练、创新及成长的平台。
(2)继续开展“高考真题百题讲练活动”。两周做一套新高考试题,5月处组织一次“考高考题”和“讲高考题”活动,促使教师深入研究高考评价方式,精准把握高考评价方向,高效实施课堂教学,扎实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学科实践活动。各教研组根据学科阶段特点,制定学科实践活动,如高三的高考备考讲座、语文的阅读课活动和成果展示、英语每周1篇的作文训练和作文竞赛、播音组的经典诵读、地理组的地理实践竞赛、专业教学的集训写生等等,计划长期化、活动规范化、效果提升化,真正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选拔尖优生。
(4)导师领航,精准培养名校生,创品牌优势
对于名校生和临界生,实行导师谈话制度,培优补弱,精准培养。实施“一科一生一案一导师”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年级首先制定好本年级培优补差计划,根据多次成绩选拔培优对象成立培优班,建立培优对象档案并对培优对象进行成绩追踪,每学期进行调整。培优对象实行培优教师承包制,每周一谈话辅导,老师要从思想提升心理疏导、整体成绩提高、单科培养增值等诸方面着手。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加强督促,及时交流反馈,科学决策,正确应对,共同促进培优对象整体成绩的提升。
培优工作课程化实施
(1)选好老师,形成团队 。
(2)选好苗子 。
(3)制定好目标,以学科目标为引领 。
(4)安排好课程计划,实施好培优课程 。
(5)重点关注作业和考试,个性化分析。
(6)作业要面批面改,周练、月考要二次面对面批改。关注学生答题情况,每次考试都要和学生一起做针对性分析,找出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7)重点关注千里学科培优、补弱力度,提升成绩。、
(8)通过班级协作体会议,研讨分析清北生苗子培养方法与措施。
(9)召开名校生苗子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坚定目标,树立信心。
(10)培优团队实施联合集体备课,做到培优、答疑、研讨一体化。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要下绣花功夫,久久为功。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2023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