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高中教育 >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 教育教学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发布时间:2025-01-21 16:38 来源: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根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 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2021 年修订)的通知》(教基〔2021〕316 号)的相关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校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和教学教研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全面落实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实验高中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一)组建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长:王 爱

副组长:王海波  程建仓  张 东 马长安

  员:教务处、教科室、实践中心、教备组长

(二)明确任务分工

1.组长负责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全面工作,宏观掌握学校课程规划和实施情况。

2.副组长协助组长制定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并督促落实学校新课程实施。

3.组员具体落实新课程方案。

三、课程设置

(一)学制和课时

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5课时, 每课时按40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二)课程类别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1.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 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3.选修课程,即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少部分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学生在选修课程中至少获得14学分。

(三)开设科目与学分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选修教材)。

(四)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必须获得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 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四、课程安排

(一)科目安排

根据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学校课程表并组织实施。

1.必修课程,学校省教育厅的文件按要求开设。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必修内容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每周1课时,由思政教师负责人实施教学;《乡土中国》每周1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负责实施教学;由外语开设英语课程;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其必修内容分别按3 学分设计模块;音乐、美术,必修内容各为3学分,高一、高二年级开齐必修学分要求的课程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学校按要求提供模块供学生选择,进行分项教学。

2.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高校专业科目指引、兴趣爱好和毕业学分要求自主选择,然后按照选课情况重新组建行政班和选课班。选课走班后,其中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以及选择作为选考(或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二选一科目历史或物理;四选二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应修满上限学分;对于不选考的科目,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选修部分模块。

3.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学生选择在各学期适当分散安排。保证高二全学年和高三学年第一学期,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2课时的选修课程学习时间,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同时保证课程的完整性。

4.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学生至少应完成以跨学科研究为主的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根据学期计划,适时分散或集中进行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二)学分、学时安排

学生课程修习通过学分和学业水平考试进行管理。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全省统一组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学科,必修内容的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按照省厅统一要求,满足学生毕业学分要求。

 我校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如下。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课程设置表

1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学分

内容

备注

语文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文学阅读与写作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8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0-6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 6 个任务群

 

 

 

 

0-6


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2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学分

内容

学分

备注

外语

英语

英语1

英语2

英语3

6

4

5

6

7

0-8

英语8

英语9

英语10

基础类

实用类

拓展类

第二外国语类

0-6


 

3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内容

学分

备注

数学

预备知识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8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0-6

A: 数理类课程

B: 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

C: 人文类课程

D: 体育、艺术类课程

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

0-6


物理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6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0-6

选修1: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选修2:物理学与技术应用

选修3:近代物理学初步

0-4

化学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0-6

实验化学

化学与社会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0-4

生物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4

稳态与调节

生物与环境

生物技术与工程

0-6

现实生活应用

职业规划前瞻

学业发展基础

0-4

 

 

 

4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内容

学分

备注

思想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与社会

政治与法治

哲学与文化

6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法律与生活

逻辑与思维

0-6

财经与生活

法官与律师

历史上的哲学家

0-4


历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0-6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0-4

地理

地理1

地理2

4

自然地理基础

区域发展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0-6

天文学基础

海洋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城乡规划

政治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野外实习

0-4

 

5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内容

学分

备注

信息技术

数据与计算

信息系统与社会  

 

3

数据与数据结构

网络基础

数据管理与分析

人工智能初步

三维设计与创意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0-18

算法初步

移动应用设计

 

 

 

 

0-4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3

技术与生活系列

技术与工程系列

技术与职业系列

技术与创造系列

传统工艺及其实践

新技术体验与探究

技术集成应用专题

现代农业专题

体育

健康

体能

健康教育

12

球类运动

田径类运动

体操类运动

水上或冰雪类运动

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

新兴体育类运动

0-18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并结合师资、学校体育传统和运动场地设施等情况,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学。

 

 

0-4

注:体育与健康必修12学分要求是在必修课程的两个系列中各获得1学分,在选择性必修中获得10学分。

 

6

科目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内容

学分

内容

内容

学分

备注

艺术

音乐

音乐鉴赏

歌唱

演奏

音乐编创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

3

合唱

合奏

舞蹈表演

戏剧表演

音乐基础理论

视唱练耳

0-18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及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民间艺术传承等,自行确定开设。

0-4


美术

美术鉴赏

3

绘画

中国书画

雕塑

设计

工艺

现代媒体艺术

美术史论基础

速写基础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创作与设计基础

 

1: 音乐必修3学分要求是在必修课程中至少获得2学分,其余1学分可在必修课程或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修习获得。

2:美术必修3学分要求是在必修系列获得1学分,在选择性必修系列获得2学分。

综合

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社会实践6学分,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等;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不少于40小时。


 

 

 

7

我校校本课程学习文本参考资料

说明:以选修教材为主,指导教师因选修情况而调整

社团名称

指导教师

参考文本

出版社

备注

“悦读悦享”社

杨永章 武颗心

乡土中国  平凡的世界

河南文艺出版社


绿茵社

张军

唐然

高一地理野外实习

高二旅游地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选修教材作为校本课程根据情况,适当融入时政、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等元素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张韶红

 

刘基轲

高一 人文类课程

高二 体育、艺术类课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创意生物社

韩林娜

刘丽艳

高一现实生活应用

高二职业规划前瞻

人民教育出版社

秦月社

梁海燕任江波

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

重庆出版社

绿茵社

张军

唐然

高一地理野外实习

高二旅游地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琳

王秀玲

合唱

戏剧表演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杨瑜婧

王瑞

高一美术史论基础

高二 色彩基础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卡尔

孙江毅

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合理制订课程规划

依据课程设置要求和本方案,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制订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实施规划,合理有序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依据课程开发实施的程序性要求,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结构合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规范学校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和学分要求安排教学,不随意增减科目教学时间总量和周课时总量。科学安排每学年授课科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不得要求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前确定选考科目。统筹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 资源和条件,为走班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满足学生选课选考和多样性学习方式需求。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要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五步导学范式”,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总结学科教学的“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三种课型模式,深度探究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

学校制定学分认定管理制度与具体办法,利用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客观地记录学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校内评价或考试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为依据。考试命题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2024年1月15日